手术视频在文末!!!注意,如需观看,需认证医务人员:
包皮皮桥:临床表现及治疗管理 包皮皮桥是男性包皮手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,也称为阴茎皮肤桥(penile skin bridge)。它是指包皮皮肤与龟头(阴茎头)之间形成的纤维性皮肤粘连桥,形似一座“小桥”连接阴茎干和龟头。包皮皮桥可导致局部牵扯不适,尤其在阴茎勃起时出现疼痛或牵拉感,需要通过手术切断矫正。本文将从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、手术处理、术后管理以及指南建议等方面,对包皮皮桥进行全面介绍。 典型临床表现: 小的包皮皮桥往往症状轻微,仅在体检或清洁时被发现;较大的皮桥可在阴茎勃起时引起牵拉感或疼痛,患者主诉“阴茎头被牵扯”或性生活时不适。皮桥部位可能有分泌物积聚,出现包皮垢(白色豆渣样分泌物)滞留,引发异味或局部刺激。在青春期或成年患者,皮桥可能影响正常的包皮翻动,妨碍清洁或性生活。部分患者因为美观原因而产生心理不安,但更多情况下,皮桥造成的是功能性困扰,如勃起受限或疼痛。 手术适应证: 一般而言,一旦确诊包皮皮桥且患者有症状或影响清洁,应考虑手术处理。轻微无症状的细小皮桥在极个别情况下可以观察,但多数皮桥不会自行消失,反而可能进一步纤维化变厚,需要手术切除。保守治疗如外用药膏(激素软膏等)通常对已形成的成熟皮桥效果不佳,因为桥内已是角化皮肤和瘢痕组织。因此,手术松解/切断是根本的治疗手段。 常规手术方法: 包皮皮桥的切除手术通常创伤小、操作简单,可在门诊小手术室完成。对单一、细窄的皮桥,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桥带切开术:即用剪刀或手术刀将皮桥横向切断。为减少出血,可考虑使用电凝电刀直接烧灼切断皮桥,做到无血分离。切断后,如两侧创面面积较小,可暴露创面自行愈合;若创面较大或深,可酌情缝合1~2针加速愈合并防止再次黏连。整个过程耗时短,创伤面局限。实践表明,对于合作的患者(如年长儿童或成人),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使用电凝刀切除皮桥,可以避免住院和全身麻醉,取得满意效果。切除过程中需保护周围组织:特别是位于系带附近的皮桥,操作时避开尿道口和系带,以免损伤。手术同时可检查是否有包皮残余粘连,一并分离干净,防止遗漏的小黏连将来再度形成新的皮桥。 预防再黏连: 防止皮桥复发的关键是避免伤口两侧皮肤再次粘连愈合。在伤口初期愈合阶段,患者(或家长)应每日将包皮残缘与龟头轻轻分离并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。具体来说,可在每日清洁伤口后,用消毒棉签轻推龟头冠状沟处,使创面两侧分离,然后在创面间隙涂一层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,起到润滑隔离作用。这一操作坚持到创面完全上皮化(通常1~2周)。若患者已行包皮环切且几乎无多余皮肤可移动,则需确保局部不结痂粘连,可通过涂药保持伤口湿润愈合。同样重要的是,嘱患者避免过早性生活或手淫,因为摩擦可能诱发新的黏连或撕裂伤口。一般建议术后至少4周禁欲,以让创面彻底愈合。 非医务人员无法观看视频,医务人员、医学生请点此查看如何认证: 【公告】医务人员、医学生开放认证!认证后可获得发帖回复等高级权限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