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完成生育计划的家庭中,男性会选择输精管结扎术作为一种安全、有效且相对永久的避孕方式。这项微创手术历经几十年临床实践,技术成熟、操作简便、恢复迅速,被视为低风险选择。然而,并非所有人术后都能一帆风顺。对于一部分男性而言,手术后的疼痛并没有如期远离,反而如影随形,困扰生活,影响情绪。医学上称之为输精管结扎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(Post-Vasectomy Pain Syndrome, PVPS)。 这并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。尽管大部分人对这个词感到陌生,但它的临床意义却愈加被重视。这是一种术后持续三个月以上的阴囊、睾丸或附睾区域疼痛综合征,可以持续存在,也可能间歇发作。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,往往伴随着性生活障碍、心理压抑和社交回避,影响深远。 根据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的统计数据,约每100例结扎术中就有1至2位患者可能出现PVPS。但一项2020年发表的系统回顾指出,其真实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,甚至可达14%。也就是说,每七位结扎男性中,可能就有一位在术后经历或轻或重的慢性疼痛。 PVPS表现的多种面貌PVPS并不总是剧痛。有些人只是觉得睾丸区域“隐隐胀痛”,但也有不少患者形容为刺痛、坠痛甚至“像有异物卡住”。疼痛可能局限在一侧睾丸,也可能放射到会阴、腹股沟或大腿根部。 许多患者在射精时会有剧烈疼痛,导致对性生活产生恐惧。还有些人只要久坐、运动甚至穿紧身裤,就会引发阴囊不适。有些则是在查体或自我触摸时,感到附睾或输精管部位明显压痛、发胀。 这些症状往往慢慢发展,许多患者是在手术一年之后才逐渐意识到不适的存在,等到影响生活再就诊,已是长期疼痛的状态。而长时间的疼痛,又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、焦虑、抑郁,甚至家庭关系紧张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疼痛?PVPS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。主流观点认为,术后由于输精管远端被阻断,精子仍在附睾端持续产生,造成输精管及附睾内部压力增高,最终诱发炎症反应甚至微小破裂,形成瘢痕组织,压迫神经。 也有研究指出,术中对输精管周围神经的牵拉、热灼或切断,可能造成神经过敏或慢性神经痛。而术式本身的选择,也对疼痛发生率有影响。传统刀式结扎的组织创伤较大,术后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刀式结扎。数据显示,采用刀式技术的患者中,术后疼痛报告率达24%,而非刀式仅为7%。 重要的是,PVPS不是心理暗示造成的,也不是“想太多”,而是真实存在的生理性病变。有些患者因为疼痛难以名状、检查也无明显异常,长期被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、精索静脉曲张甚至心理性疼痛,导致治疗延误。 如何确诊PVPS?没有哪一项检查可以“明确”诊断PVPS。它的诊断更多依赖医生的临床判断,尤其是对病史的细致询问和对其他可能病因的逐一排除。 医生会详细了解疼痛发生的时间、频率、诱因、部位以及对生活的影响。体格检查时,会特别注意附睾、输精管、精索等是否有触痛或肿胀。同时,还可能安排一些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睾丸疼痛的疾病。 尿液检查可用于排查泌尿系统感染。阴囊超声检查是较为常见的影像方式,可以观察附睾积液、睾丸结节、精索静脉曲张等病变。如果怀疑有疝气、结石或脊柱问题,还可能进一步进行腹盆部CT或脊柱MRI。 当排除了感染、肿瘤、疝气等其他原因,又明确有既往结扎史,且疼痛持续三个月以上,就可以考虑PVPS的诊断。 如何治疗这种顽固性疼痛?治疗PVPS的核心是“分层管理,个体化方案”。轻症患者往往可以通过药物或保守治疗缓解,而对于顽固或严重的患者,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。 初始阶段,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(如布洛芬)控制炎症和疼痛,并辅以热敷、冰敷或温水坐浴。适当的阴囊托带或紧身内裤,有助于支撑睾丸,减轻活动时的牵拉痛。 如果疼痛难以控制,可以引入神经调节类药物,如三环类抗抑郁药(阿米替林)或加巴喷丁,它们对于神经性疼痛的调节较为有效。局部神经阻滞注射也可尝试。 物理治疗逐渐被引入PVPS管理中,尤其是针对盆底肌群的拉伸与松弛训练,有助于缓解相关肌肉紧张导致的牵拉痛。一些患者对针灸治疗也反馈积极,尤其是在难以耐受西药副作用的情况下。 对于久治不愈的严重患者,手术是值得考虑的方案。其中最经典的是输精管反转术,通过重建输精管通路,减轻附睾压力。附睾切除术适用于明确病变局限于附睾的患者。 而在近年来,显微镜下精索神经切断术(MDSC)被认为是治疗顽固性PVPS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通过手术切断精索内痛觉传导的神经分支,患者的疼痛通常可得到明显改善。据统计,该手术的满意度超过八成。 极少数情况下,若所有治疗无效,疼痛严重影响生活,且仅限于一侧睾丸,才考虑单侧睾丸切除术作为最后手段。 PVPS能预防吗?术前沟通至关重要截至目前,尚无确切方法可以完全预防PVPS的发生,但通过术前详细评估与医生的充分沟通,可以尽可能降低风险。 建议在决定结扎前,务必咨询清楚手术的风险、可逆性、术式选择、是否采用显微操作等细节。如果你本身对疼痛敏感,或者以往有慢性疼痛病史,术前更要慎重考虑。 医生也应向患者明确告知PVPS的可能性,并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。术后若有阴囊肿胀、持续红肿、发热等感染迹象,也要及时就医,避免炎症发展为慢性问题。 结扎术本身是一项相对安全可靠的避孕方式,但它并不是“无风险”的。正视术后可能存在的少数慢性并发症,是对医学的尊重,也是对患者的负责。 写在最后:疼痛应被重视,而不是被忍耐PVPS或许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,但对于那一小部分人来说,它可能是一场长达数年甚至终身的困扰。幸运的是,它可以被识别、被理解,也可以被治疗。 不要因为“结扎只是个小手术”而轻视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,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无助就放弃寻求解决办法。每一个渴望无痛生活的你,都值得被认真倾听。 如果你正经历类似困扰,或准备接受结扎术,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伴侣、朋友或医生。科学认知,是最好的预防;早期干预,是最稳的解药。
|